G小说 > 儒家知识一本通 > 第四章 儒家的变革期(9)

第四章 儒家的变革期(9)

在他看来,人与世间万物一样,也是由元气构成。人的本性由元气的性质决定:其中,由太虚之气决定的部分,是清澈纯一的,是善的根源,构成人的“天地之性”;由阴阳之气决定的部分,则有清有浊,构成人的“气质之性”。儒家的目标,正是依靠人的“天地之性”,引导大家变化气质、扬善去恶。张载还特别关注人在宇宙中的位置。他说,乾坤是我的父母,人民是我的同胞,万物是我的朋友。因此,我应该尽到人的分内之事,顶天立地,与天地相参。

在道德修养上,周敦颐受道教的影响颇็深。他主张“立人极”,确立生命的最高价值。至于“立人极”的方แ法,周敦颐选择了富有道教色彩的“主静”,也๣就是通过精神的静修,来克制个人的欲念。他在《通书๰》中自问自答:儒家最高的“圣”的境界是可以学习๤的吗?答案是可以学习。那么,这种学习有什么要领吗?答案是有要领;这个要领就是“一”。所谓“一”,就是没有欲望;没有欲望,就可以做到内心虚静、正直无຀邪;内心静虚,就能明白晓畅;明白晓畅,就会通达。念头正直无຀邪,就毫无私心;毫无຀私心,就无偏无倚。一旦能ม做到เ这些,就已经达到圣人的境界了。

他们讲“存天理,灭人欲”,先是针对人的现实困境而来的。正是看到เ人性中存在的弱点,理学家们才主张:人作为道德主体,应该在道德践履的过程中,时刻注意保护并扬自己本性中ณ的天理之性,同时要尽量压制和克服本性中会干扰和妨害天理的欲望。

天所擅长的领域在哪里呢?人挥作用的舞台又是什么เ?刘禹锡的答案是:天之道在生殖,人之道在法制。天的作用是生育长养万物:阴阳生杀、水火伤物、新陈代谢,这是天所擅长的领域。人类的本领在于治理管辖万物:因顺阴阳而春植秋敛、取物为用,制定道德仁义而兴礼乐刑政,这是人挥作用的舞台。

此外,柳宗元还对历史表现出浓厚的兴趣,这方面的主要成果集中在《封建论》的完成上。在继承荀子的理性主义传统并对历史进行细致地考察后,柳宗元得出结论:作为中国古代最重要制度之一的“分封建国制”,无论是其产生,还是消亡,都是由á客观的历史之ใ“势”所决定的,而不取决于圣人的主观意愿。同样,郡县制取代封建制也是这个道理。尽管秦始皇以一己之ใ私欲而废封建立郡县,但这一以“私”的面目出现的变革却因合于“势”而具有了“公”的性质。他还区分了“政”与“制”的关系,指出秦以郡ຉ县制ๆ灭亡,原因在“政之失”而不在“制ๆ之误”。

“复性”的关键落实到เ“节情”上。在他看来,既然情是有善有不善的,要想消除不善之情对人性的不良影响,就应该对情尤其是不善之情有所节制。“节情”的目的是要使恶情不作,使善性得以恢复充实。换言之,节情的关键是有情而无累็,这无疑又有玄学的思想痕迹。

韩愈将振兴儒家的起点落在排除佛老的影响上。作为儒家文化的守护者,韩愈对当时盛嚣尘上的佛教和道教,自地生出了一种戒心。他意识到过度宣扬佛道,对儒家造成致命的伤害,甚至比南北朝分裂ฐ所造成的儒学割据更为严重。基于这样的认识,韩愈决心要誓死捍卫儒家的正统地位,竭力排除佛老的干扰。

以此为起点,《白虎通》进一步建构了以“三纲六纪”为核心的伦理纲常。所谓“六纪”,指的是君、臣、父、子、夫、妇这六种人类的基本身份。“六纪”之ใ所以又被称作“三纲”,是因为ฦ“六纪”之中“君”、“父”、“夫”与“臣”、“子”、“妇”两两一组,而前者相对于后者总是占主ว导地位的,是具有决定权的。《白虎通》一书๰认为,“三纲六纪”的伦理纲常结构是具有合理性甚至神๰圣性的,因为它们效法了三才、六合、阴阳、五行的自然模式。

朱熹对“理”做了系统论述。他认为“理”是世间的最高存在,有了“理”,才有天与地,才有万事万物。换言之,“理”是一切事物存在的根据,没有“理”,则一切都不存在。作为ฦ最高存在的“理”具有实在性,虽然我们看不见它、摸不着它,但是它并不是“空”、“无຀”,而是实实在在的存在。这样的“理”永恒存在,当天地山河都塌陷了,它依旧存在。因而,“理”是完美的,它是一个“净洁空阔”的世界,是人间道德的依据。

朱子继承思孟儒学的“性善论”传统,挥了程颐๖的“性即理”之说,认为性就是理,是天理在人身上的表现。天理纯善无຀缺,人分享了天理,所以成为万物之ใ灵。人之为人、人之异于禽兽,是因为ฦ我们的本性分享有“天理”。所以,“人性”是高贵的,与“天理”贴合无间。

为此,朱熹提出了“存天理,灭人欲”的宣言。他说:“圣贤千言万语,只是教人明天理,灭人欲”,“人之一心,天理存,则ท人欲亡;人欲胜,则天理灭”。分析朱熹的这一主张,其实,它并不是朱子的创。儒家思想自诞生之初,就非常看重“理欲”之ใ辩。孔子对“君子”和“小人”的界ศ定,孟子关于“天爵”和“人爵”的区分,荀子的人禽之别ี与化性起伪,都是围绕人的理性与欲望展开的。儒家的这一思考很了不起,因为它揭示了我们每个人身上都存在的内在斗争,即“灵”与“肉”的对抗。只不过,朱熹使用的语言过于猛烈,尤其的“灭”人欲,听上去太极端,让人难以接受。但是,从性质和内涵上说,朱熹讲“存天理,灭人欲”与孟子讲“杀身成仁”、“舍生取义”是一个ฐ道理。朱熹所说的“人欲”,并不包括人的正当欲望,而是指“私欲”,指那ว些出了正当要求、违反了社ุ会规范的欲望。这在古代被称作“淫欲”,“淫”是过度、过分、没有节制的意思。所以“存天理,灭人欲”是属于自我修养的道德范畴๨,目的是让人摆脱๳庸俗,成就圣贤。它并不是统治阶级用来愚弄百姓的工ื具,因为ฦ统治者本人也必须遵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