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小说 > 儒家知识一本通 > 第四章 儒家的变革期(5)

第四章 儒家的变革期(5)

由此他推出结论:一切的功过赏罚都只能是人间的事情,所谓“功者自功,祸者自祸”,功与过、赏与罚只能ม是由人世的行为来决定的,而与天地无关。

与韩愈借鉴孔子之说将性分为上、中、下三品不同,李翱更多的是从孟子的思想中ณ寻找人性论的根据。所以,他反对韩愈“性分善恶”的观点,主张“性”只有一种,即:纯善无恶之性。人的先天本性都是善的,无论是残暴如桀纣,还是圣明如尧舜,他们在本性上并无丝毫不同。他们的行为之ใ所以表现出如此大的差ๆ距,原因不在于“性”的差别,而在于“情”的迥异。“情”是“性”之ใ动,性情相依,不可缺一。无性,则ท情没有产生的根基;无情,则性无法得到表现。与“性”的纯善不同,“情”是有善有不善的。喜、怒、哀、惧、爱、恶、欲,这七种情绪都是情的表现。当七情合乎中道时,其“情”清明,“性”也๣因没有被遮蔽而朗现其善;当七情混乱、交叠侵扰时,其“情”昏聩,“性”被遮蔽而不得显其善,只能ม表现出“情”之恶的一面。因此,尽管人在现实中表现出种种不善,但这并不是“性”的罪过。正如一条溪流浑浊,并不是由于水流本身造成的。溪流浑浊的根源在于泥沙泛起,污染了水流;人之邪恶的根源在于放纵情欲,遮蔽了善性,使其性不得睹。所以,一个人倘若要想实现自我、成为ฦ圣贤,就必须恢复其性而节制其情。

突破儒家藩篱、兼采道家经典是该书๰的又一特色。在汉代,儒、道之ใ书的界限十分严格,道家书籍是不可能被称为“经典”的。魏晋后期,老、庄兴盛,道家书๰籍的地位有所上升,但仍无法在“经典”中赢得一席之ใ地。直至唐代,统治者推崇道教,老、庄之书才得以跻身“经典”的行列ต。而《经典释文》正式将《老子》、《庄子》与儒家典籍放在一起注音,表明道家书籍经典地位的真正确立。

《五经正义》考订经义的最重要的原则ท是“注宜从经,疏不破注”。“注”指的是汉晋以来学者们对“五经”文句所作的注释,“疏”则是晚近的学者对“五经”所作的更进一步的疏ຕ解。《五经正义》在为经典确定统一的经义时,虽然兼采“注”和“疏”,但只要两者出现不一致的情况时,一定是尊崇“注”说而删改“疏ຕ”义แ,严格遵循前人的“注”,而不敢保留แ与原注相左ุ的疏ຕ解。

白虎观经学会议的召开和《白虎通》一书๰的编定,是汉代谶纬之ใ学展的又一个ฐ重要标志。为ฦ调和今古文学,并确立感应之说的学术地位,公元79๗年,在汉章帝的亲自主持下,今古文学者共1้0่余人在白虎观召开经学会议,史称“白虎观会议”。会后,与会学者之ใ一的班固奉章帝之ใ命,将会议的记录整理成《白虎通》一书,又名《白虎通义》或《白虎通德论》。

以《春秋公羊传》为代表的今文经学好谈“非常异议可怪之ใ论”,十分喜欢用灾异、祥瑞之ใ类的现象,来解释儒家经典中的“微言大义”。例如,董仲舒常常以《春秋》为依据,推演阴阳的运行,搞一些求雨祈神之ใ类的事。汉武帝时期,辽东高庙和高园便殿相继生火灾。董仲舒运用《春秋》经过一番阴阳推演,上奏章说道,这两次的火灾并非偶然,而是上天怒,要惩罚世人。结果惹得汉武帝大怒,差点处死董仲舒。

至东汉中ณ叶以后,两派渐有融和的趋势,今文家善用谶纬以说五经,而古文经派虽专究音韵、训诂,专心于笺注,然已๐有纳谶纬于说经之中,如贾逵为了立《左ุ氏传》,不惜称引谶纬,取悦人君;马融亦尝考论图纬,至郑๳玄而遍注群经,以古文经学为基础,但又能吸收今文经学中的优点,融会二家,对日后的学术思想展,影响至为巨大。自此以后郑学兴盛,这不仅标志着今古文经学之争的终结,也๣标志着汉代经学的衰亡,之后今文经学也随之ใ消失。

第二,对孔子地位的理解不同。今古文经的分别ี,不仅在于书写文字的不同,最关紧ู要的乃ี是在对于中ณ国数千年来学术思想上的大权威——孔子,各有完全不同的见解。周予同在《经今古文学》一文中ณ扼要地说:“他们的不同,不仅在于书写的字,而且字句有不同,篇章有不同,书籍有不同,书籍中的意义แ有大不同。因之,学统不同,宗派不同,对于古代的制ๆ度及人物的批评各有不同,而且对于经学的中心人物,孔子各具完全不同的观念。”

在这三次对策中ณ,董仲舒主张把自然的展变化和上天的意志合为一体,把皇权统治与天的意志结合起来。他进一步挥了赵绾、王臧、田蚡等人的崇儒思想,主张顺应《春秋》“大一统”的趋势,结束“师๲异道,人异论,百家殊方,指意不同”的思想混乱ກ局面,实现思想上的“大一统”。具体地说,就是“诸不在六艺之科、孔子之ใ术者,皆绝其道,勿使并进”,从而达到“统纪可一”、“法度可明”、“民知所从”的目的,这就是著名的“罢黜百家,独尊儒术”。

所以说,尽管荀子主张“人性本恶”,但是他并没有贬低人类的地位。相反,他提倡了一种有教养的哲学,把人类的文明展的责任落实到人身上,落实到เ人们的具体的教养学习过程中。

人何以能胜天?关键在于人能ม行“法制ๆ”。他将人与法的关系分为ฦ三种情形:第一种是所谓的“法大行”,在这种情况下,法制ๆ完备、公道盛行、赏罚分明、福祸ຖ皆由自取,此时人事是不需要天意干涉的;第二种情况是所谓的“法小弛”,此时法制ๆ略有松弛,是非有时淆乱,赏罚或者失误,人道驳杂导致有些人开始相信上天主宰之说;第三种情形是所谓的“法大弛”,此时法纪废绝、是非易位、赏罚悖理,人所以制天之具尽丧,已๐经无法治理社ุ会,只好转而求助于冥冥不可知的天道了。

所以,法制ๆ就是人道之所在;法制废则人道衰,人道衰则天道盛。实际上,并不是天道真的能够干预人事,只是人们在法制ๆ废绝、人道陵迟的情况下,不得不病急乱投医罢了!